七禾網注:嘉賓回答僅代表其本人觀點,不代表七禾網的觀點及推薦。金融投資風險叢生,愿七禾網用戶理性謹慎。 王永民 浙江金華人,曾做過公務員,經過商,現專職做期貨,從事期貨交易6年,主要以主觀交易為主,采用中長線交易,同時也使用對沖、套利、波段模式。 在七禾網期貨中國的私募排行榜http://simu.7hcn.com/上注冊“俞小霞11554899”的賬戶,自2013年10月16日到2014年3月13日,復合收益率220.18%,期間最大回撤18.73%。 在七禾網期貨中國的實戰排行榜http://trader.7hcn.com/上注冊“103606141”的賬戶,自2013年10月10日到2014年3月13日,復合收益率222.49%,期間最大回撤14.2%. 若要聯系王永民,與其開展資產管理合作,期貨中國可為您預約,電話:0571-85803287 訪談精彩語錄: 內盤基本都投機資金,資金集中度也太高,容易被個別大資金操控,趨勢比外盤難跟蹤。 情緒化交易并不需要特別去克服。 大機會經常是在大家不關注的小品種上。 一般單個品種倉位不會超過15%。 多空對沖以后單邊凈倉位很少會超過20%。 新品種除非基本面比較了解的,一般不參與操作,要等運行一段時間以后才夠數據進行技術面分析。 判斷外盤我也是看收盤形態的。 如果帳戶連續3天出現虧損,我通常要重新全面評估市場性質了,即使判斷沒改變也會調整倉位來降低風險。 一個有些道行的操盤手穩定賺錢不難,要想搏高收益風險就來了。 只要機會品種多,我完全不用擔心滿倉,只嫌錢不夠用,這樣就實現復利增長。 期貨和圍棋一樣大局觀非常重要,大局觀不好必然是事倍功半。 邏輯分析能力和學習能力應該是最重要的,技術策略都有失效的階段,只有邏輯分析能力的優勢永遠有效,學習能力強適應能力就強。 期貨中國1、王永民先生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期貨中國網的專訪。您以前做過公務員,也經過商,您為何放棄令人羨慕的工作而選擇專職做期貨交易? 王永民:我性格不善交際,不適合仕途,我們義烏商業氛圍比較濃,1998年就選擇了下海經商,我是個愛折騰的人,賺了錢以后想更大的發展,也是經歷了幾起幾落,后來發展碰到了瓶頸,偶然接觸了期貨,就喜歡上,比較自由,誰的馬屁也不用拍,就轉做期貨了。 期貨中國2、您除了做內盤也在做外盤,您覺得內盤期貨和外盤期貨主要的差別體現在哪里? 王永民:內盤基本都投機資金,資金集中度也太高,容易被個別大資金操控,趨勢比外盤難跟蹤。 期貨中國3、就目前來看,外盤和內盤哪個贏利效應更明顯?您的主要精力和資金放在外盤上還是內盤上? 王永民:外盤參與的資金也賺了一些錢,我是基本面+技術派的,每增加一個品種都要花精力去了解基本面,這樣太累了對國內盤操作有影響的,得不償失,還是選擇了國內為主,今年很少操作,看到好機會還是會做一點長線單。 期貨中國4、您做期貨已經有6年了,在這期間您有沒有大賺大虧的經歷?從中您有哪些感悟? 王永民:大多數能贏利的投資者過程應該都差不多,開始時候沒有風險意識暴虧暴賺,等到知道止損了就是穩定虧損的,熬過這個階段就是不穩定期,自己也不能確定是否能穩定盈利,之后才是穩定贏利階段。后來才明白期貨是最累的行業,宏觀經濟,微觀上各個品種,修煉技術等等,一樣都馬虎不得,覺得比國務院總理管的事情還要多;開弓沒有回頭箭,我是比較自信的人,自以為一定能成功,卻很多次在信心滿滿和信心崩潰間徘徊。 期貨中國5、您主要以主觀交易為主,主觀交易往往會受到情緒的影響,請問您是如何克服情緒化交易的? 王永民:剛開始做期貨的時候情緒化交易,重倉賭博經常有,結果往往是災難的,隨著交易心態的成熟這種現象就越來越少了,情緒化交易并不需要特別去克服。 期貨中國6、據了解,您目前也在嘗試程序化交易作為主觀交易的輔助,請問效果怎么樣?您是如何看待程序化交易? 王永民:目前來說只是在研究盈利策略的時候測試效果使用一些程序化,我設想用程序化來輔助平倉,這塊工作還在研究階段。 期貨中國7、您認為把握價格規律,找出最有利的出入點和品種機會很重要,那您是如何把握價格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出最有利的出入點和品種機會的? 王永民:我一般是通過基本面資訊和技術圖形找到品種機會線索,再找驗證。 如果看到某個品種圖形上出現比較好的買點或賣點,我會要求了解的基本面上是不違背的才會入場,如果基本面看好某品種,需要技術面上是驗證的。 責任編輯:翁建平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hyperdigitalsdesign.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4007-666-707
![]() 七禾網 | ![]() 宏觀解讀 | ![]() 七禾產業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宏觀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