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禾網注:與嘉賓的對話僅作為研究之用,不代表七禾網的觀點及推薦。金融投資風險叢生,愿七禾網用戶理性謹慎。 王成 杭州人,現居浙江杭州,自己擁有一家實業公司,但以操盤為主,2000年開始接觸股票,2010年07月進入期貨市場。七禾網實戰排行榜【只愛短線】系列賬戶管理者,目前同時做內外盤期貨、外匯、美股,采用純主觀手動交易,純技術分析,主要參與日線級別的大波動,偶爾會有日內交易,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曾接受過兩次CCTV的《期貨時間》訪談。 精彩語錄: 我會耐心等到待我需要的機會出現才會下單,這個位置必須具備有一定波動力度、止損點明確、盈利空間大的要求。 價格一旦觸及止損,就無條件由止損單執行。 出現浮贏,就逐步改動條件單改變出場點,我把最大盈利交給市場來決定。 長期穩定盈利的交易系統必須具備以下優勢之一:1、勝率占優;2、盈虧比占優;3、勝率和盈虧比都占優。 除去交易成本的因素,理論上來說有多少種虧錢方法就有多少種賺錢方法。 曾經嘗試和失敗都是完善交易系統的一次次經驗積累,我認定這些積淀的價值必將會在以后的交易中得以顯現。 A股的波段性比較明顯,且單向交易機制使我在很多時候只能選擇等待。 經歷了十多年的股市生涯,我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所有金融品種的漲跌原理都大同小異。 我幾乎就是把股市的交易方法沿用到了期貨市場。 交易確實是一個概率游戲,因為沒人能百分之百預測對行情,就算是最最頂尖的高手也是通過大賺小虧的方式來實現階段性的盈利。 為了等待天平傾斜于我的時機,我寧愿放棄一些不利于我的機會。 資本市場從不缺明星,但壽星比例極低。 對于和我一樣的主觀交易者來說,心態的平衡關乎執行力的實施。 我們寧愿承受系統內的虧損,也不要想著僥幸賺些交易系統以外的錢。 對長期交易結果影響最大的不是對行情的預判,而是始終交易的一致性、保持心態的穩定、始終理性交易。 止損過大,直接放棄。 連續虧損后,更容易產生快速重倉博回利潤的沖動,很顯然,沖動有時的確就是魔鬼。 做法越固定,手法越不易變形。 在每次結束一次交易后讓心態歸零,重新等待開倉時機的出現,絕不影響下一次交易的執行。 我與短線交易似乎一直存在著莫名的關聯。 短線交易機會多,而且對主觀交易初學者獲得盤感有很大幫助。 對于主觀交易來說,看多大的周期賺多大的錢。 即使出現了突發的重大基本面信息,并且影響了價格波動,我也會完全按照我原先的既定計劃堅決執行,不做任何改變。 我感覺外匯、外盤是最安全的。 所有的投機交易都是交易未來,一切公布于世的信息,對我來說都沒有價值。 交易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勤思考、善總結、需毅力、要理性。 七禾網1、王成先生您好,感謝您和七禾網進行深入對話。您在我們“七禾網實戰排行榜”上共展示了四個賬戶,分別是【只做短線愛登山】、【只做短線愛打球】、【只做短線愛長線】、【只做短線改長線】,這四個賬戶都是盈利的,且回撤都很小,請問您覺得您能保持盈利的關鍵是什么? 王成:首先,因為我每一次做交易都會把風險控制放在首位,所以我會耐心等待我需要的機會出現才會下單,這個位置必須具備有一定波動力度、止損點明確、盈利空間大的要求。如果沒有機會,我寧愿進行空倉等待。 其次,我在入場后就會設定止損條件單,價格一旦觸及止損,就無條件由止損單執行。假如脫離成本,出現浮贏,就逐步改動條件單改變出場點,我把最大盈利交給市場來決定,而且每次交易前我就能知道這單交易最多會虧多少錢。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能盡量提高勝率,二是嚴格控制虧損。 再者,我認為穩定盈利必須擁有一套優秀的交易系統。我認為長期穩定盈利的交易系統必須具備以下優勢之一:1、勝率占優;2、盈虧比占優;3、勝率和盈虧比都占優。 其實除去交易成本的因素,理論上來說有多少種虧錢方法就有多少種賺錢方法。所以各個高手的做法可能天差地別,甚至在某個時段內贏家之間會出現無數的對手盤,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各自的長期盈利。因為各個交易系統都有各自的優劣性,在不同的行情下會有各自不同的表現。但只要是成熟穩定盈利的交易系統,因為在進場、止損、止盈設置上的科學性,長期上看就能具備概率上的優勢。只要我們在執行上不出大的偏差,無論短期結果如何,都能通過多次交易來實現穩定盈利。 七禾網2、我們觀察到【只做短線】系列賬戶凈值曲線基本走勢一致,請問這四個賬戶的操作方式是否一樣? 王成:這幾個賬戶在多數時候都是使用一樣的操作模式,但是當一些大品種出現大行情時,我會選擇操作大賬戶而放棄小賬戶,其它的品種很多時候都是同時進退;小賬戶有時會參與一些小品種。有時候比較空閑,我也會使用少量的資金做幾把日內短線。 七禾網3、通過您操作的幾個賬戶的對比,請問您是如何在保證較高收益的情況下,也將回撤控制在較低的水平? 王成:主要是因為我的開倉很謹慎,只有等到把握大,止損又相對小的關鍵點位時我才會入場。否則就算方向再明確,如果點位不好,或者是預期止損太大,我還是會寧愿放棄一些機會,也要盡可能提高開倉的質量,減少虧損的交易。 再加上我在單個品種上放的倉位很輕,除非多個品種同時達到我的開倉條件,我才會將整體倉位提上去。 七禾網4、您在黑色系品種上獲得了較好的收益,請問您是如何選擇交易品種的?為什么能夠在黑色系品種上取得這樣的成績? 王成:其實我一直都是進行全品種交易,并沒有什么特別選擇的交易品種,只要是盤口容量夠我進出的品種出現了我希望出現的機會,我都會進行參與。 因為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黑色系品種是最符合我的交易系統的,所以這類品種像鐵礦石、螺紋鋼、焦炭等參與度較高,因而在這上面獲得的收益也較別的品種多一些。 七禾網5、您的賬戶在2015年10月出現了一波較明顯的回撤,而這一期間,七禾網接觸的許多商品盤手其實都有不錯的表現,當時這波回撤是怎么造成的? 王成:多年來,我都是自己獨立研究交易方法并做出優化調整,雖然擁有一套比較穩定的交易系統,但有時為了做得更好,我就會做些優化的嘗試。但是我對這些手法的調整一般都會設定一個適當的限度,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回撤達到了一定限度,我就會放棄這種嘗試,繼續沿用之前的成熟手法進行操作。 2014年的8月,我嘗試著從日內波段轉型為隔夜,中間出現了一個月的資金回撤。然后就是2015年的10月,這個月我原本想在原有成熟的日線級別操作周期上增加一些日內的操作,但由于周期跨度過大,加上思維上受到一些干擾,結果就是不僅錯過了一大波原本應該能抓住的大行情,還出現了一波明顯的回撤。所以在10月底,我又回到原來的手法,靠抓住那波空頭行情的尾段收回了虧損。 雖然2015年10月的交易結果以及此次嘗試優化不太理想,但每經過一次技術調整后,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能感覺到對交易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些曾經嘗試和失敗都是完善交易系統的一次次經驗積累,我認定這些積淀的價值必將會在以后的交易中得以顯現。 七禾網6、據了解,您曾做過十多年A股,總體來看收益如何?后來為何會轉向期市? 王成:剛接觸股票時,我和多數股民一樣,牛市大賺熊市大虧,一輪牛熊交替的行情下來還不僅把盈利回吐還虧了些本金。經過反復思考總結后,逐步形成了一套交易思路和固定的交易模式,尤其是強化了對于風險的控制,逐漸加強對行情的篩選和風險的過濾,雖然有時也會出現些回撤,但全年計,每年都能有所盈利。 最近的十幾年,我都是等待A股有較大獲利空間時才參與,所以收益比較穩定。由于A股的波段性比較明顯,且單向交易機制使我在很多時候只能選擇等待。 2010年股指期貨推出后,因為和股票相關,我又對大盤比較了解,所以開始涉足期貨。由于做股指期貨前需要做商品期貨,嘗試后,我也對商品期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期貨的雙向性和T+0機制對于純技術操作的我來說,極為靈活自由,尤其是日內交易,更加激發了我的交易樂趣,很快就找到了穩定盈利的模式。 七禾網7、很多期貨交易員都是從股市轉向期市,您也曾在A股市場立足了十多載,請問這段交易經驗對您現在做期貨有何借鑒作用? 王成:經歷了十多年的股市生涯,我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所有金融品種的漲跌原理都大同小異。我認為自己對大盤還算是比較了解的,之前我做股指期貨的初衷也是因為這個品種與股票有關,所以股市的交易經歷對我做期貨有極大的幫助,可以說我幾乎就是把股市的交易方法沿用到了期貨市場。 七禾網8、據了解,您目前實業公司和期貨兼做,請問您在時間上是如何安排的?怎么去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經營實業公司對您交易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王成:目前我的實業公司有專人替我打理,所以我基本不用在這上面花費什么時間精力,尤其是交易時間讓我基本上都能全時段性地參與內盤交易,更何況我現在是屬于大周期操作,交易頻率相對較低,就更加不會對我的交易產生影響??梢哉f是我現在與專職做期貨無異。 七禾網9、未來是否會考慮專職做交易?還是繼續保持目前這樣的狀態? 王成:目前幾乎就是專職交易,我會繼續保持目前的狀態。 七禾網10、您認為交易就是一個概率游戲,那您認為如何才能提高這個概率游戲的勝率? 王成:交易確實是一個概率游戲,因為沒人能百分之百預測對行情,就算是最最頂尖的高手也是通過大賺小虧的方式來實現階段性的盈利。交易雖然是概率游戲,沒有絕對正確的判斷,但我們還是可以找到有利于自己的大概率的交易機會,而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耐心,為了等待天平傾斜于我的時機,我的做法就是寧愿放棄一些不利于我的機會。 資本市場從不缺明星,但壽星比例極低,所以我選擇把交易重心放在風險控制上,用減少虧損交易的方式來提高勝率。雖然理論上低勝率、高盈虧比的交易方法也能實現小虧大賺的盈利模式,但我對于和我一樣的主觀交易者來說,心態的平衡關乎執行力的實施,情緒要想完全不受上一次或幾次的交易結果影響確實很難做到,所以我寧愿放棄一些確定性小的機會,等到把握大的時候再開倉入場。 責任編輯:張文慧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hyperdigitalsdesign.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4007-666-707
![]() 七禾網 | ![]() 宏觀解讀 | ![]() 七禾產業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宏觀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